重新思考珠江流域西部旱情

    浏览8758次 发布时间:2010-05-31

    信息来源: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网站

    作者:李宏伟  杜勇

        我国干旱发生频繁,历史上干旱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地区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有所增加,尤其是2003年以来,珠江流域几乎年年出现干旱,连续不断的干旱使珠江流域遭受了严重的经济社会损失。本文根据当前西南地区的旱情现状简要分析了这次干旱的成因,并对今后的抗旱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一、旱情现状
        经统计,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红河、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和右江上游等西南地区降雨量比多年同期严重偏少五成以上。

        截止2010年3月31日,云南省的楚雄元谋、昭通市等地降雨量小于5mm的连续天数分别为177天、174天,贵州省的六盘水盘县、黔西南兴仁、安顺市日降雨量小于5mm的连续天数为160天、157天、155天,广西河池和百色日降雨量小于5mm的连续天数均为67天。2010年3月31日珠江片站点降雨小于5mm持续天数统计见图1。

        截止2010年3月31日,云南省的玉溪华宁、曲靖师宗、文山广南、思茅景东等地日降雨量小于10mm的连续天数分别为213天、213天、194天、166天,贵州省六盘水和黔西南州兴仁日降雨量小于10mm的连续天数分别185天和228天,广西百色和河池日降雨量小于10mm的连续天数均为67天。2010年3月31日珠江片站点降雨小于10mm持续天数统计见图2。

        目前,珠江流域西部地区已发生了秋、冬、春连旱,特别是西南地区正遭受百年一遇的大旱。根据中央气象台2010年3月31日监测(见图3),云南东部、贵州南部及广西西北部部分地区已达气象干旱特旱级别。截止3月底,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区)作物受旱面积合计455万公顷,其中轻旱186万公顷,重旱164万公顷、干枯105万公顷,共有1864万人、104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图1  2010年3月31日降雨小于5mm持续天数统计图

               


                      图2  2010年3月31日降雨小于10mm持续天数统计图

                  

                             图3  2010年3月31日气象干旱监测图

    二、成因浅析
        珠江流域西部地区已发生了秋、冬、春连旱,西南地区的干旱程度更是达到了百年一遇,分析其主要成因如下:

    1、热带气旋偏弱,影响范围小
        每年的后汛期,珠江流域降水成因主要是热带气旋降水,2009年共有7个热带气旋登陆且影响珠江流域,虽比多年同期的平均值(5个)偏多,但其强度总体偏弱,仅有3个热带气旋的强度达到了台风,并且都没有深入到内陆,无法为珠江流域带来充沛的降水,为此次流域西部地区的秋、冬、春连旱埋下了隐患。

    2、汛期降雨总体偏少,水库蓄水量不足
        2009年汛期(5~9月)红河、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和右江等地累计降水730mm,比多年同期偏少约2成。由于汛期降水偏少,直接导致水库蓄水严重不足,以南盘江天生桥一级、红水河龙滩和右江百色三座骨干水库的蓄水情况为例,汛末(2009年9月30日)三座骨干水库的有效蓄水总量为85.5亿m3,比汛初(2009年5月1日)增加了40.9亿m3,但比2008年汛末同期减少了100.5亿m3。2009年汛末三座骨干水库的有效蓄水总量仅是2008年同期的一半,这为枯水期的珠江水量统一调度、电网供电安全、航运安全、社会经济用水和次年农业春耕用水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也是造成本次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间接因素。

    3、秋冬季天气形势变化,枯水期降水不利条件发生
        自2009年6月以来,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增暖,即处于厄尔尼诺状态,这种海温异常会影响印度季风减弱,导致海洋季风气流无法越过高原进入西南地区。此外,从去年秋季到入冬以来整体冷空气活动路径偏东,北来冷空气极少影响到西南地区,冷暖气流无法交汇,不能形成降水条件,致使西南地区雨季结束早,入冬以后降水更是异常偏少,这是本次西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

    4、气温持续偏高,土壤缺墒严重
        由于秋冬两季西南地区持续高温少雨,水汽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大量流失。目前,西南大部地区土壤含水率已处于低值区,水分衰减幅度明显减弱。截止3月底,云南和广西两省(区)合计水田缺水33万公顷、旱地缺墒102万公顷,大部地区发生中度~严重干旱,局部地区达到特大干旱。

    5、西江干支流来水明显偏少,呈现枯或特枯情况
        受降水持续偏少影响,自2009年11月以来,西江干、支流来水量比多年同期明显偏少,呈现枯或特枯情况,多个测站出现历史最小流量或最低水位。2010年3月,西江上游南盘江天生桥一级水库平均入库流量仅为86m3/s,比多年同期偏少48%,是1936年有观测记录以来同期最小值;而红水河龙滩水库平均入库流量447m3/s,比近十年同期平均值偏少32%;右江百色水库的平均入库流量为37m3/s,比多年同期偏少51%,是1956年以来同期第6小值(历史最小值是1958年25m3/s);位于西江第二大支流柳江下游的红花水库平均入库流量仅为142m3/s,比多年同期偏少73%,是1957年以来同期第2小值,仅次于1999年(125m3/s);西江第三大支流桂江京南站平均流量69m3/s,比多年同期偏少80%,是1959年以来同期最小值。

        由于西江干支流来水偏少,西江控制站梧州站3月份平均流量1370m3/s,比多年同期偏少42%,是1956年以来历史同期第4小值,仅次于1999年(997m3/s)、1976年(1230m3/s)、1987年(1340m3/s)。

    6、人类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是西南地区产生持续性气象干旱的直接原因,然而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西南一些地区为了经济利益,大量砍伐原生态林,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导致了土壤涵水能力下降、地下水位降低。此外,近年来西南地区水电站的无序建设破坏和改变了一些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令旱情更为加剧。

    三、几点建议
        虽然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但由于田高水低、田块分散,开发利用难度很大。岩溶地区地表水漏失严重,许多地区即使不遭遇历史大旱人畜饮水也比较困难,同时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问题也很严重。面对当前西南地区历史罕见旱情,我们应该探寻其本质原因,建立远近结合的长效治理机制,以从根本上缓解极端气候变化不断引起的旱灾。

    1、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流域旱情监测水平
        珠江流域旱情监测起步较晚,并且经费投入不足,旱情监测站网布设密度不够,导致当前监测信息无法真实全面有效地反应珠江流域的旱情实况,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旱情监测站点建设的投入,以扩大旱情监测站点覆盖的范围,为旱情分析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对于不同土壤类型、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与土壤墒情之间的相关关系等基础性研究工作也亟待开展。

    2、加强干旱成因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高中长期旱情预测预警能力
        干旱发生属于规律性不强且不连续发生事件,其预测方法有较大的难度。加强对干旱成因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规律的研究是干旱预测的根本,只有准确掌握了影响干旱发生的各种影响因子,才能对中长期旱情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为抗旱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3、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提高水资源科学调度水平
        要加强西南地区的基础研究工作,气象、水文、地质等各方面都应展开深入研究,以制定适应该地区的水资源调度策略,充分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以2009—2010年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为例,面对汛末水库蓄水不足、枯水期降雨偏少的不利条件,珠江防总通过加强对河口咸潮规律研究,精心设计调度方案,在确保了澳门、珠海供水安全的同时,也协调了电网发电、河道航运等有关部门的矛盾,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成果。并且在水量调度结束后,西江上游骨干水库有效蓄水量比预期目标节省了近20亿m3,这为缓解当前旱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加强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
        做好区域水资源开发规划,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详细论证,要重点开展以中、小工程为主的“水利扶贫工程”,建设有一定灌溉保证率的基本农田,同时可备大旱之年保人畜饮水安全。要加快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恢复或提高病险水库的蓄水供水能力。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力度,因地制宜修建水柜、水窖等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在有条件的地区修建供水保证率较高的集中供水工程,在严重缺水城镇加快应急调水和后备水源工程建设,增强供水保障能力。

    5、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节水能力
        西南地区农业的用水效率较低,节水潜力大。针对多数渠道施工质量差,无衬砌的特点,灌区节水要以完善渠系和渠道防渗为主,同时在水稻灌区推广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在丘陵山区广泛开展以节水为中心的集雨节灌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

    6、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涵养山区水源,提高生态保障能力
        虽然西南地区总体上水资源量较大,但时空分布不均,开发难度很大。考虑水土资源的配套情况,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合理发展食草畜牧业。

        大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做好规划的前提下,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区内大于25度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坚决扭转那种“广种薄收”、“刀耕火种”等粗放、掠夺式土地利用方式,大力开展坡耕地改梯田,修建坡面集水工程,建设沟道治理工程,建设高质量的基本农田,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提高抗早能力,改善生态环境。

    7、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流域水源保障能力
        要进一步深化对水资源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仅北方地区要进行水量分配,南方地区也要进行水量分配。有效的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管理,不但可以缓和水资源量在地区间的分配矛盾,也能调解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与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尽管西南地区是丰水地区,如果不进行水量科学调度管理,尤其是枯水期水量分配,不但无法保障大旱时期西南地区的供水安全,也会给下游地区带来一系列生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