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通过"PPP基本法"

    浏览4380次 发布时间:2015-04-2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用制度创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该法规被认为是PPP推进的基本法。
        此前,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创六年新低,分析师普遍认为政府刺激政策将加码,PPP正是基建的重要发力点。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预计,财政方面,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规模可能会不断提高,另一方面PPP和“城镇化建设基金”都有望将成为基建的发力点。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也表示,目前各地方政府正在加紧拓展新的融资渠道,弥补43号文带来的融资缺口。一方面,加快推出PPP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城镇化基金模式绕开43号文的监管,接力地方融资平台解决融资问题。
        不过,被寄予厚望的PPP在中国仍在起步阶段,尚有许多法规不完善之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多部委和相关部门出台文件中均明确需要发展PPP模式。
        全国人大法工委委托发改委牵头起草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1月份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财政部牵头成立PPP中心,并公布了关于如何订立PPP项目合同的操作说明。上周,财政部还公布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明确提出,开展PPP项目要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注意防范风险。
        PPP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关系,即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通过使用者付费和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监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价格和质量。
        因有助于控制政府性债务,缓解财政压力,近年来PPP模式日益受到中国官方的重视。财政部长楼继伟此前曾要求,2015年推广运用PPP模式要有新的突破。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中国政府在债务高企的同时,财政收入也在减速,收支矛盾凸显。2014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6%,创23年来新低。而截止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0万亿元人民币。
        据民生证券统计,目前省市级地方政府共推出总额约为 2 万亿元的 PPP 项目,其中有9000亿项目公布了具体的项目投资额。到目前为止,签约的项目约为 3350 亿元, 占总额的 1/6。在未签约项目中,主要为交通设施、社会事业、水利工程、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项目。
        中信证券预计,仅2015年就有1.6 万亿的潜在PPP融资需求。
        附件:国务院常务会议新闻稿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 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用制度创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决定清理规范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 更好服务和便利群众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用制度创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决定清理规范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更好服务和便利群众。以促改革、调结构,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会议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有利于产业、企业、分配等多方面结构优化。面对今年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会议确定,一是将企业吸纳就业税收优惠的人员范围由失业一年以上调整为失业半年以上,把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减免政策扩展到个人独资企业。将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享受1年社保补贴政策,由原定执行到今年底改为长期执行。将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政策扩大到所有依法参保缴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二是放宽新注册企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改革。鼓励地方盘活闲置厂房等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所。三是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由10万元或不足10万元统一调为10万元,个人贷款比基础利率上浮3%以内的部分由财政贴息并简化手续。四是采取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的政策措施,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支持农民网上创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对经同意离岗的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五是加大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允许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在核算家庭收入时,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通过多措并举确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
        会议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开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重要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可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经济发展“双引擎”。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一是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二是境内外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通过公开竞争,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并获得收益。三是完善特许经营价格或收费机制,政府可根据协议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并简化规划选址、用地、项目核准等手续。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可给予差异化信贷支持,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四是允许对特许经营项目开展预期收益质押贷款,鼓励以设立产业基金等形式入股提供项目资本金,支持项目公司成立私募基金,发行项目收益票据、资产支持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拓宽融资渠道。五是严格履约监督,保障特许经营者合法权益,稳定市场预期,吸引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
        会议指出,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环,有助于为创业创新减负清障。会议决定,集中清理与部门审批事项相关的审查、评价、评估等中介服务。审批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主管的社会组织及其举办的企业,不得开展与本部门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斩断利益关联;除法律规定外,审批部门不得要求申请人委托中介服务;对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规范收费,强化监管,完善信用和考评体系,促进中介服务市场公平竞争,便利广大群众。